首先在這里我先普及一下成本概念。很多人在調價時下意識會覺得賬戶里核心的關鍵詞一定要排到第一,筆者在這想要提醒的是,所有的排名都是和成本掛鉤的,排第一的出價成本永遠是最高的。
如果你并沒有核算你的ROI(投入產出比),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哪怕你排在第一,有人點,有人訪問,也不一定會有效果,畢竟你的點擊基數是你有效果的前提。試想想一天 10 次點擊的賬戶,都排第一會有效果嗎?
另外,除去成本概念,我們來分析一下一般用戶的訪問習慣。
很多人會覺得,排名第一的廣告一定會被人最多地點到,但是點擊并不代表這個點擊是有效點擊,即使第一位的成本我可以承受。
就我個人而言,造訪百度時,會先瀏覽前三條自然排名結果,然后視線往上,看看廣告結果中第二名和第三名網站,排名第三的廣告位是和自然結果最接近的位置,也是我最常點擊的廣告位。
這里我也在網上也查詢了一下最近一些權威的統計數據來證明我的觀點,根據目前網絡上的統計,57%的付費點擊流向了排名第一的廣告位。其他 43%的廣告點擊量分配到剩余的廣告位上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最佳廣告位是 2~4 之間,策略是透過不斷優化,用最低的成本擠到這個廣告位區間。
1、利用百度的自動出價工具設置自動出價直至排到第一名為止。
2、關閉自動競價,制定合理策略,人工調價。
3、深度優化,找到合適排名點。
再來梳理下為何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位置帶來更好回報。邏輯是這樣的:第一名的點擊更多是查詢類的點擊需求,剩余位置獲得的點擊潛在變現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所有用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都不會只選擇一家就立馬下單(除去特殊緊急情況或特殊行業),所以理論上在上方的廣告被點擊的概率應該是一樣的。
對于在網上查找問題答案的用戶,找到目標網頁后就會離開,而購物則不一樣,會打開好幾個頁面互相比較,享受逛的樂趣,因此排名在 2~4 名之間,能有效地過濾一批查詢類檢索的流量,提高了潛在用戶(對產品服務感興趣)點擊網站的幾率。
落地頁在推廣過程中很重要,一個轉化高的落地頁能降低您的推廣成本,什么樣的落地頁轉化更好呢,
上一篇:排名很好但是轉化很差
下一篇:怎樣用創意提高點擊率